首页 / 互动直播 / 正文

观潮的螃蟹丨两会“热词”里的民生民情与民意?红网湖南百姓呼声

2025-06-14互动直播阅读 54

  马上就要进入全国两会时间。这场“春天的盛会”不仅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更是凝聚发展共识的关键坐标。

  记者注意到,连续24年来,人民网每年都会在全国两会前夕,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开展全国两会调查。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网友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关注度最高,位列前三。

  将时间线放得更长一点,观察十年来的两会调查热词,不难发现,某一时期的热词与同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特征是基本吻合的。

  其背景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6月,中央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再比如,从2020年开始,“国家安全”“教育人才”“教育强国”“科教人才”等成为两会调查十大热词。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中美贸易战逐步进入白热化,各种关税壁垒、技术卡脖子、舆论抹黑,触发了我们对国家安全的警惕性,也激发了我们对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感。

  据人民网报道,在此前的23次全国两会调查中,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一词,曾20次跻身十大热词之列。

  “民生为本”是全国两会不变的底色,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了部署,相关建议和提案议案、部长发声、代表团开放日等,均对多个民生问题作出回应。

  也正是历经多年的持续努力,民生领域的存量问题已经得到较大的缓解。目前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有与无”“多与少”的问题,更多的是供给是否充分平衡、质量高不高等结构性矛盾。

  比如,一些部门在出台政策时,需要多从民生视角来考虑、来体验,不能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否则很容易陷入“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境地。

  比如,在调查中,展望2025年正风反腐工作,85.37%的网民对“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微腐败’整治”尤为关注。超七成网民呼吁“深化整治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

  比如,关于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的问题,71.48%的网民认为“强化市民热线、领导留言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是最需要关注的着力点。超七成网民建议从政府职能转变、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024年,湖南省内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通过红网《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栏目,解决或回应群众诉求196310次。图为红网百姓呼声官网。

  今年,人民网对参与调查的网民群体进行了画像: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参与调查的网民中,年龄构成方面,18-39岁群体参与度较高,占比为59.31%;受教育程度方面,参与者以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比超过70%。

  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主力军的青年一代,对两会及相关话题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讨论,这本身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2024年10月24日,湘潭市2024年“高校学子名企行”首场活动现场。(图源:新湘潭客户端)

  正是为民履职的情怀与民有所依的信任产生良性互动,两会的关注度才会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参与感才会越来越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关键时间节点,从内政外交的顶层设计到国计民生的部署安排,今年全国两会将成为观大局、察大势、明要事的关键窗口。

相关推荐